新闻动态

学“儒学”对我有用吗?——浅谈儒家的核心价值“仁”

作者:马文静浏览:时间:2017-04-11


2017410日下午3点,由共青团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、中国矿业大学学生会承办期镜湖大讲堂系列讲座之二“学‘儒学’对我有用吗?——浅谈儒学的核心价值”在镜湖大讲堂如期举行。本次讲座由德国儒学学会会长、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、欧洲中国哲学联合会理事杜崙老师主讲,校团委副书记王蕾老师主持。

讲座开始,杜老师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别讲起,结合自身在德国生活多年的经验,为在场同学分享了德国人的生活与处世方式。在德国,人们所接受的是与在中国迥然不同的传统“教化”,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真理,有自己的兴趣,自己的观点,同时,能够尊重他人,不干涉他人的隐私。

接下来,杜老师分享了他对儒家核心价值“仁”的见解。杜老师通过阐述《孟子》第一章句中个人一昧求利与家国安危的关系,引出了当今中国普遍存在的“功利化阅读”现象。而儒家思想虽然没有功利性的“有用”,但它却有“意义”、有“价值”。而所谓“意义”、“价值”即是心安之处,心灵的“家”的趋向。

随后,杜老师从“仁”既是“人的本质”,又是“人的任务”两个角度,从“‘仁’的含义”、“性善论”和“天命”三个方面,展开阐述他对“仁”的理解。“仁”的意义首先是在主体自己,而“仁”的实践总是在社会中。“爱人”、“恕”、“忠”是“仁”的三大组成部分。“爱人”是一种实然,而去“爱人”是一种应然。“恕”、“忠”是实践“仁”的原则与途径。中国人把“心”看成思维器官,而“性本善”一是强调人本来具有的内在性,二是强调这个“性”来自于天。而“天命”既是命运,亦是使命。在讲解的同时,杜老师也注重举一些例子,比如用樊迟的例子来说明“仁”与“爱”的本质,从而更好的帮助同学们理解“仁”的含义。

杜老师谈到,就学儒学来说,“仁”即是最终价值,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。学儒学,首先是对个人有益,有益于自己的“心灵健康”;其次是对社会有益,有益于提高整个社会的“幸福指数”。

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,同学们就去德国留学、“仁”的本质等问题,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想法,而杜老师也一一给出了耐心细致的答复。杜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热心儒学的态度,同时,就中国儒学的传承对同学们予以鼓励与期望。

讲座现场

校团委副书记王蕾老师主持讲座

活动现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