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0日下午14点30分,2017年度镜湖大讲堂系列讲座之六“遗爱千载苏徐州——苏轼在徐州时期的政治与文学”在镜湖大讲堂如期举行。本次讲座由中国矿业大学苏轼研究院、共青团中国矿业大学委员会、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文系、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文艺系、中国矿业大学学生会主办,由中国矿业大学苏轼研究院副院长、硕士研究生导师管仁福教授主讲。现场气氛热烈,反响良好。
在管仁福教授简要介绍了校苏轼研究院之后,讲座正式开始。
首先,管仁福教授引用“苏门四学士”之一秦观在《别子瞻》中的诗句“我独不愿万户侯,惟愿一识苏徐州。” 为什么是“苏徐州”呢?管仁福教授说,苏轼在徐州还没有“东坡”称号,“东坡”称号是他被贬黄州时才有的。而要打造苏轼在徐州的文化品牌,用“苏徐州”的称号更具历史客观性与地域特征。
“古彭州官何其多,千古怀念唯苏公!”苏轼知徐州时政绩斐然。管仁福教授主要从苏轼在徐州的抗洪事迹以及修筑黄楼两方面讲起。
管仁福教授介绍,苏轼一生历任八州知州,徐州是苏轼历任知州的第二州。公元1077年二月,苏轼改知徐州。他在徐州写的第一首诗《徐州送交代仲达少卿》中有云:“满城遗爱知谁继,极目扁舟挽不回。” 管仁福教授解释,这里的“遗爱”一词,既是本诗的关键词,亦是贯穿苏轼一生知八州的坚定信念。“遗爱”即遗留仁爱于后世,用以表达对官员勤政为民的赞美。可以说,“遗爱”一词,是对苏轼为政精神理念的一个把握。
接下来,管仁福教授从他的角度,为我们讲述苏轼在徐的故事。公元1077年八月二十一日,决口的黄河水抵达徐州城下。“吾在是,水决不能败城!” 作为知州,苏轼铿锵高呼,身先士卒,庐居于城上,过家门而不入,最终带领徐州军民成功抗洪。为纪念抗洪胜利,苏轼修建了黄楼,并邀请当时的文化名家在黄楼内作画写诗。苏轼的这番心血,最终成就了黄楼超越建筑本身的永久的文化经典的意义。公元1079年三月,苏轼调离徐州。“暂别还复见,依然有余情。”
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,同学们就苏轼在徐文化成就的宣传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疑惑与想法,而管仁福教授对此一一进行了详尽耐心的解答。尔后,由主持人抽签选出40名幸运观众,每人获赠管仁福教授所著《苏轼徐州诗文辑注》一本。
讲座最后,同学们与管仁福教授合影留念。至此,本次讲座圆满结束。
活动现场
管仁福教授作讲座
现场同学提问